半夜睡得正香,突然小腿一陣劇痛襲來——又抽筋了!這種鑽心的疼,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。有人說是缺鈣,有人怪天氣變化,到底哪些原因會讓我們的肌肉突然罷工?今天就帶大家破解這個困擾無數人的”午夜驚魂”。
一、電解質失衡是頭號元兇
1、缺鈣不止影響骨骼
血液中鈣離子濃度下降時,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增高。特別是孕婦和中老年人,對鈣的需求量更大。
2、鎂元素不可忽視
這個”被遺忘的礦物質”參與300多種酶反應,缺乏時肌肉容易痙攣。堅果、深綠色蔬菜都是好來源。
3、鉀鈉平衡很重要
大量出汗或腹瀉後,電解質流失會導致肌肉異常收縮。運動後記得補充含鉀食物。
二、血液迴圈不良惹的禍
1、久坐不動是幫兇
連續幾小時同一姿勢,小腿肌肉供血不足。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3-5分鐘。
2、寒冷刺激要當心
低溫環境下血管收縮,肌肉更容易痙攣。睡覺時注意腿部保暖。
3、靜脈曲張需警惕
血管瓣膜功能異常會導致血液淤積,這類患者抽筋頻率往往更高。
三、運動過量反傷身
1、突然加大運動量
肌肉過度疲勞時,乳酸堆積會引發痙攣。新手要循序漸進增加強度。
2、運動後放鬆不足
鍛煉後要做至少10分鐘拉伸,幫助肌肉排出代謝廢物。
3、補水不及時
高強度運動每小時要補充500-800ml水,最好選擇含電解質的飲品。
四、這些疾病在報.警
1、腰椎問題別大意
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時,可能引起下肢反復抽筋。
2、糖尿病併發症
周圍神經病變會導致感覺異常,常伴發肌肉痙攣。
3、甲狀腺功能異常
甲減患者代謝率下降,更易出現肌肉問題。
遇到抽筋時,可以慢慢伸直膝蓋,用手將腳趾往身體方向扳。平時注意均衡飲食,適當補充乳製品、香蕉、菠菜等富含礦物質的食物。如果每週抽筋超過3次,建議及時就醫檢查。記住,身體的小信號往往藏著健康大問題,千萬別習慣性忽視這些”肌肉抗議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