脖子一轉就頭暈?這個不起眼的小症狀,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求.救信號。現代人長期伏案工作、低頭玩手機,頸動脈悄悄堆積的”垃圾”正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。別以為這只是普通的頸椎病,有些危險信號一旦錯過,後果可能很嚴重。
一、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?
1、血管裏的”水垢”堆積
隨著年齡增長,血管內皮會逐漸受損,膽固醇等物質開始在血管壁沉積,就像水管裏的水垢一樣慢慢堆積。這些沉積物逐漸鈣化變硬,就形成了斑塊。
2、危險因素有哪些
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承受過大壓力;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;吸煙會加速血管老化;缺乏運動導致血液迴圈不暢;高脂飲食提供過多”原料”。
3、發展過程分階段
初期只是血管內壁輕微增厚,逐漸發展為脂質條紋,最後形成成熟斑塊。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,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。
二、轉頭時出現的3個危險信號
1、突然的頭暈目眩
轉頭時出現短暫眩暈,可能持續幾秒到幾十秒。這是因為轉頭動作影響了已經狹窄的血管,導致大腦供血暫時不足。
2、一過性黑朦
眼前突然發黑,像被蒙上一層黑布,但很快又能恢復。這是視網膜短暫缺血的表現,醫學上稱為”一過性黑朦”。
3、說不清話或肢體無力
轉頭時突然說話含糊不清,或者一側肢體使不上勁,但很快又能恢復。這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,是腦梗的前兆。
三、哪些人需要特別警惕?
1、三高人群
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,血管內皮更容易受損,斑塊形成風險顯著增加。
2、長期吸煙者
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血管壁,加速動脈硬化進程。
3、肥胖人群
特別是腹部肥胖者,往往伴有代謝異常,更容易形成血管斑塊。
4、有家族史的人
如果直系親屬有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史,自身風險也會相應增加。
5、長期壓力大的人
持續的精神壓力會導致血管持續收縮,增加血管負擔。
四、預防勝於治療:5個護血管習慣
1、飲食做到”三低一高”
低鹽、低脂、低糖,高纖維。多吃新鮮蔬果、全穀物,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肉類。
2、堅持適量運動
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運動可以改善血液迴圈,幫助控制體重。
3、戒煙限酒
徹底戒煙,限制酒精攝入。男性每天不超過25克酒精,女性不超過15克。
4、控制慢性病
按時服藥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,定期監測各項指標。
5、學會減壓
保證充足睡眠,嘗試冥想、深呼吸等放鬆技巧,避免長期處於高壓狀態。
五、已經查出斑塊怎麼辦?
1、定期復查很重要
根據醫生建議,定期做頸動脈超聲檢查,監測斑塊變化情況。
2、藥物治療不能停
他汀類藥物、抗血小板藥物等需要長期規律服用,不能擅自停藥。
3、生活方式調整
比普通人更需要嚴格執行健康生活方式,這是治療的基礎。
4、必要時考慮手術
對於嚴重狹窄的情況,醫生可能會建議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手術。
轉頭時的小症狀不容忽視,它們可能是頸動脈在向你發出警.告。預防血管老化要從年輕時開始,等到出現症狀往往為時已晚。從今天開始,放下手機活動頸椎,給血管做個”大掃除”,讓生命之河暢通無阻地流淌。記住,血管年輕,人才年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