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6點的公園裏,大爺大媽們已經練起了太極,夜跑族在路燈下揮汗如雨——但你可能不知道,有些時段的戶外鍛煉反而在悄悄傷害你的身體!最近三甲醫院運動醫學科接診了不少因”錯峰鍛煉”導致健康問題的患者。
一、這三個時段鍛煉等於”慢性自殺”
1、空腹晨練危.機
早晨5-7點人體血壓處於全天最高峰,此時劇烈運動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。更危險的是,經過整夜呼吸作用,清晨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偏高,樹木釋放的揮發性有機物也較多。
2、飯後立即運動陷阱
剛吃完飯就急著跳廣場舞?食物在胃裏晃蕩可能引發胃下垂。餐後1小時內運動還會分流消化系統血液,導致消化不良。建議先做10分鐘輕柔伸展,等食物初步消化再開始運動。
3、深夜運動隱患
晚上9點後的劇烈運動會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,影響褪黑素分泌。有健身者反映”練完反而睡不著”,就是因為體溫升高打亂了睡眠節律。
二、黃金運動時段這樣選
1、上班族優選晨間7-9點
此時陽光開始分解霧霾,體溫逐漸升高。做20分鐘八段錦或快走,能喚醒身體又不至於過度刺激。
2、午後3-5點代謝高峰
肌肉溫度和柔韌性達到最佳狀態,適合進行力量訓練。注意避開正午12-14點的紫外線最強時段。
3、傍晚6-8點減壓時刻
皮質醇水準自然下降時做瑜伽或游泳,能有效緩解一天壓力。但睡前2小時要停止所有劇烈運動。
三、特殊天氣運動禁忌
1、霧霾天改室內運動
PM2.5超過150時,戶外運動吸入的污染物是靜坐時的6倍。可以改用彈力帶或健身環在家鍛煉。
2、極端溫度要當心
氣溫低於5℃或高於32℃時,血管會應激收縮或過度擴張。這類天氣建議縮短運動時間,並做好防護。
記住,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較勁。有位每天雷打不動5點晨跑的企業高管,最後竟查出了心肌缺血。現在他改在8點陽光正好時散步,體檢指標反而更好了。選擇適合的時段,才能把運動效果最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