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育兒親子剖腹產後要注意什麼?婦科醫...

剖腹產後要注意什麼?婦科醫生:這6大護理重點要做到位

剖腹產後的恢復期就像手機系統升級——表面看不出變化,後臺卻在默默修復重要程式。比起自然分娩,剖腹產媽媽需要更精細的術後護理。那些醫生反復叮囑卻容易被忽視的細節,往往決定著恢復速度和品質。

一、傷口護理是頭等大事

1、保持乾燥是關鍵

術後2周內避免淋濕傷口,洗澡時要用防水敷料保護。醫用膠帶變髒或卷邊要及時更換,但別自己撕扯敷料。

2、觀察異常信號

發現紅腫熱痛、滲液或發熱,可能是感染徵兆。正常傷口會有輕微瘙癢,這是癒合的表現。

3、別急著用祛疤產品

傷口完全癒合前(通常6-8周)不要塗抹任何疤痕修復產品,避免刺激未愈組織。

二、科學應對產後宮縮痛

1、哺乳會加重疼痛

寶寶吸吮刺激催產素分泌,這是子宮復舊的好現象。可以提前半小時服用醫生建議的止痛藥。

2、正確使用收腹帶

每天佩戴不超過8小時,吃飯和睡覺時要解開。太緊會影響血液迴圈,反而延緩恢復。

3、改變體位要緩慢

從躺到坐、從坐到站都要分段進行,突然動作可能牽拉傷口。

三、飲食調理分階段進行

1、術後6小時禁食

腸道功能恢復前連水都不能喝,之後從流食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。

2、重點補充兩類營養

蛋白質幫助組織修復,膳食纖維預防便秘。鯽魚豆腐湯、蒸南瓜都是理想選擇。

3、這些食物要暫別

易產氣的豆類、牛奶,以及辛辣刺激食物,前兩周最好不吃。

四、活動與休息的平衡術

1、24小時後就要動一動

在家人攙扶下床邊站立,能預防靜脈血栓。但別急著走太多,以不疲勞為度。

2、找到最佳睡姿

採用半臥位或側臥,背後墊枕頭減輕腹部壓力。平躺可能增加傷口張力。

3、避免這些危險行為

三個月內不要提重物(超過寶寶體重)、不要開車、不要做卷腹運動。

五、心理調適不容忽視

1、正視激素波動

產後雌激素驟降可能引發情緒低落,這不是矯情而是生理反應。

2、警惕疼痛帶來的抑鬱

持續疼痛會影響情緒,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止痛方案。

3、建立支持系統

讓家人分擔夜間餵奶、換尿布等工作,保證媽媽有連續睡眠時間。

六、必須警惕的異常情況

1、發燒超過38℃

可能是傷口感染或子宮內膜炎的徵兆。

2、突然劇烈腹痛

要排除腸梗阻或內出血等急症。

3、下肢腫脹疼痛

警惕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。

有位二胎媽媽分享,她兩次剖腹產恢復速度相差很大。第一次沒注意飲食和活動管理,傷口半年還隱隱作痛;第二次嚴格遵循醫生指導,兩個月就能輕鬆抱娃出門。記住,剖腹產不是簡單”挨一刀”,而是需要系統養護的重大手術。把這些護理要點存好,你的恢復期會順利很多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