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營養保健每日食用玉米的益處何在?這...

每日食用玉米的益處何在?這些部分也應一併食用嗎?

玉米棒子啃了這麼多年,你可能錯過了最營養的部分!金黃飽滿的玉米粒固然誘人,但那些被你隨手丟棄的”邊角料”,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營養密碼。今天就帶你重新認識這個餐桌常客,解鎖玉米的隱藏吃法。

一、玉米全身都是寶

1、玉米須:被低估的”龍須”

煮玉米時別急著扯掉那些絮狀須須,它們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和鉀元素。曬乾的玉米須煮水喝,是傳統的養生飲品。新鮮玉米須可以直接和玉米一起煮,讓甜味充分釋放。

2、玉米胚芽:營養的精華所在

每顆玉米粒底部那個小小的胚芽,集中了70%以上的營養成分。市面上精加工的玉米製品往往去除了這個部分,建議選擇能看到完整胚芽的玉米碴或玉米粉。

3、玉米芯:意想不到的美味

啃完玉米別急著扔芯,中間那截嫩芯可以切片炒肉。老一點的玉米芯曬乾後,煮湯時放兩節能增加自然甜味,特別適合燉排骨或雞湯。

二、每天吃玉米的三大好處

1、腸道運動的”清道夫”

一根中等大小的玉米能提供4克膳食纖維,相當於一天需求量的16%。其中的不溶性纖維像小刷子一樣幫助清理腸道,特別適合久坐的上班族。

2、眼睛的天然”防曬霜”

玉米黃質和葉黃素這兩種類胡蘿蔔素,能過濾有害藍光。每天吃半根黃玉米,相當於給眼睛穿了件防護衣,對經常看電子螢幕的人尤其友好。

3、抗氧化的”小能手”

紫玉米和藍玉米含有罕見的花青素,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0倍。即使是普通黃玉米,也富含維生素E和硒元素,幫助對抗自由基。

三、這樣吃玉米更健康

1、搭配豆類提升蛋白質量

玉米蛋白缺乏兩種必需氨基酸,和黃豆、黑豆搭配食用,蛋白質利用率能提高20%。推薦嘗試玉米粒炒毛豆或玉米麵雜豆粥。

2、適當加油促進營養吸收

玉米中的維生素E和類胡蘿蔔素都是脂溶性營養素,蒸煮時滴幾滴橄欖油,或者搭配牛油果等健康脂肪,能讓營養吸收更充分。

3、控制分量很重要

雖然玉米是粗糧,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。建議替代部分主食食用,普通人每天不超過1根(帶芯約200克),血糖偏高者要再減量。

四、這些情況要特別注意

1、消化功能較弱時

胃腸炎發作期或術後恢復階段,最好暫時避開玉米,粗纖維可能加重腸道負擔。可以改喝過濾後的玉米汁,保留營養減少刺激。

2、選擇非轉基因品種

購買時認准有明確標識的非轉基因玉米,紫玉米、黑玉米等傳統品種通常更安全。糯玉米雖然口感好,但升糖指數較高要控制食用量。

3、警惕黴變風險

儲存不當的玉米容易滋生黃麴黴菌。購買時注意顆粒是否完整有光澤,聞起來有股清甜味。發現黴點要整根丟棄,高溫烹飪也無法完全破壞毒素。

從今天開始,別再讓玉米的精華部分白白浪費了。明早煮玉米時,記得多留一撮”龍須”泡水喝,晚餐試試用玉米芯煲湯。堅持一個月,你可能會發現身體有些微妙的變化——也許是晨起更輕鬆了,或是皮膚更有光澤了。這種樸實的農作物,正用它特有的方式回饋懂得珍惜的人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