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營養保健吃“白雞蛋”和“茶葉蛋”哪...

吃“白雞蛋”和“茶葉蛋”哪個更健康?經科學研究調查,得知答案

每次路過早餐攤,茶葉蛋的香氣總是讓人走不動道。但看著旁邊白水煮蛋略顯”樸素”的樣子,你有沒有糾結過:這兩種吃法到底哪個更健康?今天我們就用科學數據來掰扯清楚,讓你吃蛋不再迷茫!

一、營養保留大比拼

1、蛋白質吸收率差異

白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達91%,而茶葉蛋由於長時間浸泡,蛋白質結構會發生輕微變化,吸收率降至85%左右。不過這個差距對日常營養攝入影響不大。

2、維生素損耗對比

茶葉蛋在鹵制過程中,B族維生素會流失15%-20%,特別是維生素B1最易被破壞。白煮蛋則能保留90%以上的維生素,尤其是對熱敏感的維生素B2保存完好。

3、礦物質變化

有趣的是,茶葉蛋會從鹵料中吸收少量鐵、鋅等礦物質,但同時也增加了鈉含量。一顆普通茶葉蛋的含鈉量可能達到白煮蛋的3-5倍。

二、健康風險須知

1、亞硝酸鹽問題

茶葉在長時間煮制過程中可能產生微量亞硝酸鹽,雖然正常食用不會超標,但不宜長期大量食用。建議選擇新鮮製作的茶葉蛋,避免反復加熱的鹵汁。

2、消化負擔差異

茶葉蛋的鹵料會刺激胃酸分泌,胃不好的人可能出現反酸。而白煮蛋的蛋黃在長時間煮制後會更難消化,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食用量。

3、隱藏熱量陷阱

很多人覺得茶葉蛋更”清淡”,其實鹵制過程中蛋會吸收油脂和糖分。一個茶葉蛋的熱量可能比白煮蛋高出20-30大卡,減肥人群要留意。

三、實用選購建議

1、白煮蛋挑選

選擇蛋殼完整無裂紋的,煮好後立即用冷水激,更容易剝殼。冷藏保存不超過3天,室溫下不要超過2小時。

2、茶葉蛋鑒別

好的茶葉蛋應該有均勻的茶色紋路,聞起來有茶香無酸味。避免選擇顏色過深或表面有白色結晶的,可能是反復鹵制的老湯蛋。

3、特殊人群選擇

高血壓患者建議選白煮蛋,控制鈉攝入;健身人群可以優先白煮蛋保證蛋白質吸收;偶爾想換口味時,每週吃2-3次茶葉蛋也無妨。

現在你該明白了,白煮蛋在營養保留上略勝一籌,但茶葉蛋作為傳統美食偶爾解饞也不錯。關鍵是要注意食材新鮮度和食用頻率,畢竟飲食的樂趣和健康從來都不是單選題。明早吃蛋時,你會選哪一種呢?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