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64歲男性確診糖尿病併發症...

64歲男性確診糖尿病併發症,痛哭稱:腳麻痹已久,沒引起足夠重視

64歲老伯確診糖尿病併發症後痛哭的場景,讓診室裏所有人都揪心不已。那雙佈滿老繭的腳掌,現在連溫水都感覺不到溫度了。其實身體早就發出過警.告信號,只是很多人都當成了”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”。

一、糖尿病足早期容易被忽視的5個信號

1、腳部感覺異常

像戴了層薄襪子似的觸覺遲鈍,對冷熱、疼痛的敏感度下降。有人描述”踩棉花感”,這都是神經病變的典型表現。

2、皮膚狀態改變

足部皮膚變得乾燥起屑,容易皸裂。汗液分泌減少,腳掌反而異常光滑,這些變化往往被誤認為是皮膚老化。

3、趾甲變形增厚

趾甲顏色發黃、增厚,形狀變得不規則。很多人以為是灰指甲,其實可能是微循環障礙的表現。

4、傷口癒合緩慢

腳上出現小傷口後,癒合時間明顯延長。正常3-5天結痂的擦傷,可能要兩三周才能好。

5、間歇性跛行

走路時小腿肌肉酸脹疼痛,休息後緩解。這不是簡單的”腿腳不利索”,可能是血管已經出現狹窄。

二、糖尿病足發展的三個階段

1、神經病變期

最早出現的症狀,表現為感覺異常。此時積極控制血糖,還能逆轉神經損傷。

2、血管病變期

足背動脈搏動減弱,皮膚溫度降低。這個階段需要配合改善微循環的干預措施。

3、潰瘍感染期

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,嚴重時引發壞疽。此時保守治療困難,往往需要手術處理。

三、日常防護的四個關鍵點

1、每日足部檢查

養成睡前檢查雙腳的習慣,重點觀察趾縫、足底等隱蔽部位。使用小鏡子輔助檢查更全面。

2、正確修剪趾甲

沿自然形狀平剪,避免剪得太短。銼刀修整邊緣,防止倒刺紮傷周圍皮膚。

3、科學洗護雙腳

水溫控制在37℃以下,洗後徹底擦幹。趾縫處要用棉簽吸幹水分,預防真菌感染。

4、選擇合適的鞋襪

穿淺色棉襪便於觀察分泌物,鞋子要寬鬆透氣。新鞋首次穿著不超過2小時,逐步適應。

四、必須警惕的五個危險行為

1、用熱水袋暖腳

感覺遲鈍時容易燙傷,建議穿厚襪保暖。

2、自行處理雞眼

勿用刀片或腐蝕性藥膏,應該找專業醫生處理。

3、長時間泡腳

超過15分鐘的浸泡會使皮膚屏障受損。

4、赤腳行走

即使在家也要穿拖鞋,避免意外劃傷。

5、抽煙喝酒

尼古丁和酒精都會加重血管收縮和神經損傷。

那位老伯現在每天都要做足部護理操,他說要是早點知道這些就好了。其實糖尿病併發症就像慢放的恐怖片,所有嚇人的鏡頭都是慢慢推進的。關鍵是要在背景音樂剛開始變調時,就按下暫停鍵。從今天開始,好好對待自己的雙腳吧,它們可是要陪你走完一輩子的忠實夥伴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