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後身體就像一臺需要精細保養的儀器,血糖調節能力悄悄下降,餐後血糖可能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。別擔心,掌握這幾個飲食秘訣,就能讓血糖乖乖聽話。
一、主食要會挑
1、把白米飯換成糙米飯
精製穀物消化速度太快,換成糙米、燕麥等全穀物,膳食纖維能讓糖分緩慢釋放。煮飯時加把豆子效果更好。
2、薯類當菜不當飯
土豆、芋頭澱粉含量高,應該計入主食量。建議用清炒代替油炸,搭配綠葉蔬菜吃。
二、蛋白質要巧搭配
1、每餐都有優質蛋白
雞蛋、魚肉、豆製品輪流吃,能延緩胃排空速度。注意紅肉每週別超過3次。
2、堅果當加餐
上午10點或下午4點吃10顆杏仁或核桃,既扛餓又穩定血糖。
三、進餐順序有講究
1、先喝湯再吃菜
飯前喝碗清淡的蔬菜湯,接著吃足量蔬菜,最後再碰主食。
2、細嚼慢咽很重要
每口咀嚼20次以上,給大腦足夠時間接收飽腹信號。
四、水果選擇看時機
1、避開餐後立即吃
最好在兩餐之間吃水果,避免血糖疊加升高。
2、優選低GI水果
草莓、蘋果、梨子是不錯選擇,每次控制在一個拳頭大小。
五、隱形糖分要警惕
1、看清食品標籤
配料表前三位出現白砂糖、果葡糖漿的要慎選。
2、少喝濃湯和醬料
勾芡的湯羹、甜辣醬等都含大量隱藏糖分。
記住一個簡單口訣:粗糧代替細糧、先菜後飯、少食多餐。隔壁張阿姨堅持三個月,血糖波動明顯平穩了。其實控糖飲食並不痛苦,稍作調整就能吃得既滿足又健康。從下一頓飯開始,試著實踐其中一兩條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