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這個詞,現在聽到的人都會心頭一緊。但你知道嗎?很多人的”控糖焦慮”可能比血糖值還高!每次體檢看到血糖數字波動就急著加藥,頻繁跑醫院做重複檢查,這種過度治療反而可能傷身。今天咱們就來聊聊,怎樣做個聰明的”糖友”。
一、血糖波動≠病情惡化
1、人體血糖本來就有自然波動
空腹和餐後血糖相差2-3mmol/L很正常,就像血壓會隨著活動變化一樣。偶爾一次偏高不必驚慌。
2、要區分”假性升高”
熬夜、感冒、壓力大都會暫時影響血糖。記錄生活日誌比頻繁測血糖更有參考價值。
3、關注長期指標才靠譜
糖化血紅蛋白反映3個月平均水準,比單次測量更能說明問題。
二、這些檢查真的需要反復做嗎?
1、常規復查專案
肝腎功能、血脂等檢查,穩定情況下半年查一次足夠。沒必要每月都抽血。
2、特殊檢查要遵醫囑
眼底檢查、神經病變篩查等,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安排週期,不要自行要求加查。
3、警惕過度醫療陷阱
某些私立機.構推薦的”深度體檢套餐”,很多專案對糖尿病患者並無必要。
三、用藥的常見誤區
1、不是藥越多越好
聯合用藥要評估性價比,能用一種藥控制就不用兩種。
2、別自行調整劑量
看到血糖值變化就加減藥量,可能打亂治療方案。
3、中藥西藥要錯開
服用中藥調理要告知主治醫生,避免藥物相互作用。
四、智慧控糖三原則
1、和醫生做朋友
固定一位瞭解你病史的醫生,比頻繁換專家更有幫助。
2、建立監測節奏
血糖穩定後,每週選2天監測全天血糖足夠。
3、重視生活管理
飲食控制和適度運動,有時比吃藥效果更好。
記住,糖尿病管理是場馬拉松不是短跑。有位糖友分享:”放下數字焦慮後,我反而把糖化血紅蛋白從7.5%降到6.8%。”學會與身體和解,用智慧而不是恐懼來面對疾病,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