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晚飯後,社區裏總能看到三三兩兩散步的老人。他們或快或慢,有說有笑,看起來悠閒又愜意。但你知道嗎?這個看似簡單的運動,對65歲以上的朋友來說,藏著不少學問呢!
一、散步帶來的五大好處
1、增強心肺功能
勻速步行能溫和地鍛煉心肺,既不會給心臟帶來太大負擔,又能促進血液迴圈。長期堅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2、保護關節健康
相比跑步等劇烈運動,散步對膝蓋和髖關節的衝擊力小很多。適度活動還能促進關節滑液分泌,緩解僵硬感。
3、改善消化功能
飯後半小時散步,能幫助腸胃蠕動。特別是容易脹氣的朋友,會明顯感覺腹部舒服很多。
4、調節血糖水準
餐後散步被證明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。肌肉運動時消耗血糖,能避免餐後血糖驟升。
5、提升睡眠品質
白天適度的體力消耗,能幫助調整生物鐘。很多失眠的老人堅持散步後,入睡變得容易多了。
二、65歲後散步的五個注意事項
1、選對散步時間
避開正午強光和清晨露水重的時候。建議選擇上午9-10點或下午4-5點,這時陽光溫和,空氣也比較好。
2、控制合理時長
不要盲目追求步數。剛開始可以從15分鐘起步,逐漸增加到30-40分鐘。感覺微喘但能正常說話的程度剛好。
3、注意行走姿勢
抬頭挺胸,自然擺臂。避免彎腰駝背,也不要刻意加大步幅。穿有足弓支撐的鞋子很重要。
4、選擇安全路線
平整的塑膠跑道最適合。要避開坑窪路面和陡坡,天黑後儘量別去燈光昏暗的地方。
5、做好熱身準備
出發前做5分鐘踝關節繞環、膝關節屈伸等簡單活動。結束後也要做做拉伸,防止肌肉僵硬。
三、讓散步效果更好的小技巧
1、結伴而行更安全
約上老鄰居一起,既能互相照應,又能聊天解悶。但要記得保持適當距離,別光顧說話忘了看路。
2、帶上一瓶溫水
每隔15-20分鐘喝兩口水,能避免血液黏稠。注意要小口慢飲,別一次喝太多。
3、準備一根手杖
即使不需要輔助行走,帶根輕便的手杖也能增加穩定性,遇到不平路面特別管用。
4、記錄身體變化
每週稱一次體重,每月量一次腰圍。看到數字往好的方向變化,會更有堅持的動力。
5、嘗試變速走法
在體力允許時,可以快走1分鐘+慢走2分鐘交替進行,這樣鍛煉效果更好。
看到這裏,相信你已經get到散步的正確打開方式了。其實養生就像煮粥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,把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明天傍晚,別忘了換上舒服的鞋子,去享受屬於你的散步時光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