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28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直腸癌多半是“拖”出來的?...

直腸癌多半是“拖”出來的?身體出現3種情況,該做做檢查了

腸道發出的”求.救信號”,你真的讀懂了嗎?那些被誤認為”普通便秘”的症狀,可能正在悄悄拉響警.報。別等到體檢報告變成紅色預警,這些身體變化值得你立刻放下手機認真對待。

一、這些異常排便情況要警惕

1、突然改變的排便習慣

連續兩周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發作,每天排便次數莫名增加,特別是夜間頻繁起夜排便。原本規律的生物鐘被打亂,這可能不是簡單的腸胃炎。

2、糞便形態持續異常

細條狀或扁平的糞便持續出現,像鉛筆一樣細窄。排便後仍有強烈便意,卻無法排淨。糞便表面出現不明黏液或暗紅色痕跡,衛生紙上總有擦不淨的殘留物。

3、無法緩解的腹部不適

下腹部持續隱痛或絞痛,放屁後疼痛反而加重。肚臍周圍出現不明原因的鼓脹感,平躺時能摸到可疑的硬塊。普通腸胃藥無法緩解這種不適感。

二、容易被忽視的全身症狀

1、沒有刻意減肥的體重下降

一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5%,食欲正常卻日漸消瘦。特別要留意同時伴有面色蒼白、指甲變脆等貧血症狀,這可能是營養吸收障礙的徵兆。

2、持續低燒找不到原因

體溫長期徘徊在37.3℃-38℃之間,夜間盜汗嚴重。這種癌性發熱使用普通退燒藥效果不佳,往往提示體內存在慢性炎症。

3、難以解釋的疲勞感

即便保證8小時睡眠,白天仍感到極度倦怠。這種疲憊不同於普通勞累,更像是身體能量被突然抽空,休息也無法緩解。

三、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

1、有腸道息肉病史的人

曾經查出過腺瘤性息肉的患者,即便已經切除也不能掉以輕心。這類人群的復發風險比普通人高出3-5倍,建議每年做糞便潛血檢查。

2、長期便秘的上班族

久坐不動、飲食精細的辦公室人群,腸道蠕動功能普遍較差。若常年依賴瀉藥通便,腸道黏膜更容易發生病變。

3、家族有相關病史者

直系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例的,建議比常規篩查年齡提前10年開始檢查。遺傳因素導致的發病往往更早、進展更快。

現代醫學早已證實,早期發現的結直腸癌治療幾率可達90%以上。與其抱著僥倖心理拖延,不如及時做個簡單的糞便潛血檢測。記住,腸道健康就像精密的鐘錶,每個異常聲響都值得你停下腳步仔細聆聽。現在就去預約體檢,別讓”等等看”變成”來不及”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