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歲的老張剛拿到體檢報告時,整個人都懵了——肝功能異常指標後面赫然寫著”早期肝硬化”。這位教了一輩子生物的老教師怎麼也想不通,自己滴酒不沾、飲食清淡,怎麼肝臟就出問題了?主治醫生詳細瞭解他的生活習慣後,發現了4個被很多人忽視的護肝誤區。
一、吃素≠護肝
1、長期純素食導致蛋白質不足
老張堅持吃素十幾年,卻不知道肝臟修復需要優質蛋白。植物蛋白吸收率只有動物蛋白的60%,長期缺乏會導致肝細胞再生能力下降。
2、炒素菜用油過量
為追求口感,他炒青菜總要放很多油。過量油脂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,特別是反復使用的食用油會產生有害物質。
二、保健品當飯吃傷肝
1、盲目服用多種維生素
老張每天吃五六種保健品,卻不知道脂溶性維生素會在肝臟蓄積。檢查發現他體內維生素A含量超標三倍。
2、迷信”護肝片”
他定期服用的某種植物提取物保健品,實際含有不明成分,反而加重了肝臟解毒負擔。
三、運動過度反傷肝
1、每天暴走兩萬步
退休後老張迷上刷步數,但65歲的肝臟已經吃不消這種強度。過度運動產生的自由基會加速肝細胞老化。
2、運動後立即洗澡
他習慣運動完馬上沖熱水澡,這會突然增加肝臟供血壓力。應該休息30分鐘再洗。
四、睡眠誤區最致.命
1、堅持”子時必睡”理論
老張每天必須23點睡,但強迫自己入睡導致長期淺睡眠。其實品質比時間更重要。
2、午睡超過1小時
他雷打不動要午睡90分鐘,過長的午睡會打亂肝臟生物鐘,影響夜間修復。
醫生給老張調整方案後,三個月復查指標明顯好轉:每天保證1個雞蛋+2兩瘦肉,改快走為太極拳,停掉所有保健品,午睡控制在30分鐘。現在他逢人就說:”護肝不能想要講科學!”肝臟是沉默的器官,等到出現症狀往往為時已晚。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肝臟超聲和肝功能檢查,別讓好心辦了壞事。